主持公道显正义,促和劝谈展担当
2021-06-15 16:01

 

  2021年6月14日,驻科威特使馆在科威特《消息报》推出“看照片,讲故事”专栏连载第十期《主持公道显正义,促和劝谈展担当——海湾危机系列之一》,全文如下: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出动十万大军占领并宣布吞并科威特,引发了严重的海湾危机。

 

  (一)

 

  虽然中国同伊拉克关系良好,但伊拉克军事入侵并占领科威特,严重违反了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绝对不能允许。8月2日当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即发表声明表明中国政府的立场,并要求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8月4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杨福昌分别紧急召见伊、科两国驻华使节,尤其是向伊方表达中方的严正立场,呼吁伊拉克尽早撤军。

 

  8月22日,时任科副首相兼外交大臣、已故埃米尔萨巴赫访华。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在同他会见时强调,中国坚决反对伊拉克入侵并吞并科威特。伊拉克不管用什么借口,武力入侵都是不能接受的。我们强烈要求伊拉克无条件撤军,科威特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应得到尊重和恢复。

 

  与此同时,许多阿拉伯国家也先后向中国派来了特使,希望中国在解决海湾危机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沙特、约旦外交大臣先后到北京进行工作访问,伊拉克也于9月6日至7日派第一副总理拉马丹访华。在与吴学谦副总理会谈时,拉马丹企图为伊的侵略行为辩解,争取中方的理解,但吴副总理严肃表明伊拉克出兵占领科威特违反国际关系准则,中国对此持反对立场,要求伊拉克尽快采取行动,无条件撤军。

 

  (二)

 

  8月2日,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通过了谴责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要求伊军立即无条件撤出的第660号决议。自此直至11月28日,安理会多次审议海湾危机局势,先后又通过了10项决议,对伊拉克实施全面的制裁和海空封锁。伊拉克曾多次要求中国反对这些决议。此外,对伊制裁也将对中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是,中国都投了赞成票并严格遵守了这些决议。

 

  需要指出的是,当时中国本身正处于包括联合国安理会三个常任理事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实施的所谓“制裁”中。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对安理会有关制裁伊拉克的决议投赞成票,是极为不易的,体现了中方对国际公平正义的坚守和对科恢复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特殊支持。

 

  (三)

 

  1990年11月6日至12日,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以特使身份出访埃及、沙特、约旦、伊拉克,除了同有关各方探讨和平解决危机的可能性外,主要是在安理会决议的框架内对伊拉克领导人进行劝说。坦率地告诉他们正面临最后抉择,要么无条件从科威特撤军,要么就会遭受严重灾难。也正因此,钱外长成为海湾危机期间唯一访问过巴格达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外长。

 

  11月7日傍晚,钱外长一行从埃及前往沙特塔伊夫,并于当晚会见科威特埃米尔贾比尔和王储兼首相萨阿德。钱外长向他们表示,中国坚决支持科威特合法政权,非常同情科威特遭受的巨大灾难。伊拉克的所作所为,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只有从科威特撤出军队才是出路。会见时,陪同科方领导人出席的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萨巴赫补充说,希望中国使伊拉克领导人明白,伊拉克必须执行安理会决议。钱外长表示同意,强调不会给伊拉克任何可利用的空隙。

 

  11月11日,钱外长一行抵达伊拉克,分别同萨达姆和伊副总理兼外长阿齐兹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钱向他们晓以利害,强调占领科威特是不可接受的,和平解决海湾危机有利于中东的稳定与发展。如发生战争,很难控制在有限范围内。伊拉克应在撤军问题上有明确的行动。

 

  (四)

 

  今年是科威特解放30周年。在当时的特殊情况下,中国本着严肃负责的精神,为实现和平、恢复科威特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做出了力所能及的最大努力。这不仅是中国对坚持国际公道正义的一贯传承,亦是对中科牢固友谊的生动诠释。在此之后,中科关系又翻开了新的篇章。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